今天,咱们就一起盘点下,容易在旅游景区踩雷的首饰都有哪些?
一 民族风银饰类
很多美丽的民族服饰,会搭配造型和款式都很独特的银饰。游客们在旅游景点看后,经常会对其实际行情产生误判。比较常见的有:
1 藏银
在一些藏族风格的首饰上,经常会看到银色的金属,这种金属虽然被称为藏银,但它只是白铜的雅称,几乎不含银,也没有任何印记。
2 苗银
虽然,苗族的传统服饰上会搭配银饰,但目前市场上称为“苗银”的银色金属,主要成分也是铜,几乎不含银。因其在苗族地区手工制作(或采购自义乌),图案精美,富有寓意,而被称为“苗银”,但并不是产自苗族地区的足银哦。
3 泰银
泰银是一种作旧复古工艺,只是一种特殊工艺的特殊称呼,又叫“乌银”,是在银首饰上把银、硫的混合物融化,并以玻璃质状态形成疏松乌黑的覆盖层,与白银的光洁银白形成鲜明对比,产生特殊的视觉效果。
泰银的含银量大多数是925银,也有少量是足银,当然也有含银量比较低的银,购买泰银首饰要注意看它的含银量标识。
二 玉石类
在景区容易踩雷的珠宝中,玉石最为常见。一些商家正是看准了我国游客对玉的深厚感情和喜爱,利用游客对玉石不了解的情况,以次充好,以假当真。其中,中招率最高的要数以下这些:
1 黄龙玉
因产自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且颜色为黄色,故而得名“黄龙玉”。但真身是具有大面积黄色的石英岩玉。
2 天山冰翠
近两年特别火的天山冰翠,通常伴有绿色飘花。虽然名字里带翠,但和翡翠没半点关系,它在矿物成分上属于石英岩玉。
3 贵翠
贵翠,看起来有颗粒感的石英岩玉,由粒状石英颗粒集合体所组成,呈块状,微透明至半透明;如果内部十分纯净,甚至可以达到无色;如果含有细小的其他有色矿物,可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4 金丝玉
金丝玉,看起来特别的细腻,色彩十分多样,有红、黄、绿、黑、白……这种色彩甜美的玉石,也属于石英岩玉。
5 佘太翠
佘太翠,虽然名字里有翠,也是石英岩玉。
在地球上分布着非常丰富的石英岩,由于含有多种致色元素,石英岩玉石颜色丰富,外观很漂亮,但因产量比较大,价格通常也比较低,因此商家会为它们起一个听起来非常有意境或者高端的名字,来抬高身价。大家在购买没听过的玉石时,一定要看鉴定证书上的学名是什么。
除了石英质玉石,染色翡翠和品质比较低的翡翠,也经常能在旅游景点看到它们的身影。如果是新手,小编建议不要在景区购买超过千元以上的翡翠首饰。
三 宝石类
1 西藏的珊瑚、绿松石和蜜蜡
很多宝迷在去西藏旅游时,看到当地的藏民经常佩戴绿松石、珊瑚、蜜蜡等宝石,以为是当地特产,于是开心地买买买。
珊瑚的主要产地为台湾、日本、地中海等海域;绿松石的主要产地为湖北;蜜蜡的主要产地为俄罗斯和缅甸。先不说这些宝石产地卖的是不是真宝石,就冲这些地方和西藏那遥远的距离,运输成本就不会低。如果你在西藏买到以上这些真宝石,那价格肯定要高于电商或者其它集散地;如果你买到的宝石价格非常便宜,那很有可能是假宝石;当然最惨的是花了很高的价钱,买到假宝石。
据小编在网上冲浪看到的信息,很多消费者在西藏买到的珊瑚、绿松石、蜜蜡,回来检测后发现是塑料或染色制品。
2 海边的珍珠
很多消费者在去沿海城市度假时,经常会抱着“海边的珍珠肯定便宜”的想法哐哐哐买所谓的海水珍珠首饰,结果戴了半年后发现,珍珠掉皮、泛黄了。再对比一下正规渠道的类似商品,发现自己买的珍珠,远远不值那么多钱。
虽然大海里能诞生珍珠,但珍珠基本上是在捕捞后由养珠商先提供给各级珍珠批发商或代理,由这些批发商转售给零售商的。
旅游景点的珍珠,大概率也是商家从批发商那里进货再进行零售的,本质上和你去任何一家首饰店购买没有区别,但景区的高额房租成本以及不在乎回头客这点,会让这些珍珠的价格飙升,且品质远不及正规珠宝店里的珍珠。这也解释了为啥景区的珍珠比网上还贵,甚至有些网友还发现自己在海边买到的竟然是淡水珍珠。
如果想要买高品质的珍珠首饰,小编建议还是在专业的有保障的珠宝商家购买。
End
有温度,有干货
限时特惠: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内外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8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点击查看详情。
站长微信:nnxmw123
公众号:牛牛网创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