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院输血科宫济武主任作为此次大会主席,进行开场致辞后便带来了《医疗机构患者术前/输血前传染病筛查技术策略多中心研究》的课程分享,宫济武主任表示该多中心研究从传染病检测技术、医疗风险控制、经济学效益等层面,探讨医疗机构患者术前/输血前传染病检测方法的合适策略,并通过HBV、HCV、HIV血清学和核酸检测的对比分析结果得出以下结论:
1.临床患者传染病筛查目前仍以免疫学检测方法为主,然而血清学方法具有较长免疫应答期,对免疫窗口期和免疫力低下的携带者,可能造成漏检。
2.研究发现,免疫功能低下患者感染HBV、HCV、HIV的概率高于一般人群患者,采用核酸检测可有效检出血清学阴性患者中的感染者,降低漏检率。
随后,来自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检验科陶志华主任介绍了临床传染病四项筛查技术的发展与挑战,认为“随着技术普及和硬件条件成熟,实验室应该采用更准确、更灵敏的检测技术,筛选出更早期和隐匿期传染病患者,为治疗创造条件,更好为人民健康服务。”郑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输血科吕先萍主任分享了术前传染病核酸筛查的实际应用经验,提出“核酸检测方法可作为免疫血清学方法的有效补充,建议采取核酸检测与免疫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传染病筛查。”让听众印象深刻。
政策解读,消除丙肝危害刻不容缓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感染中心唐红主任对《消除丙型肝炎公共卫生危害行动工作方案(2021-2030年)》进行了解读,明确提出消除丙肝,关键在于HCV RNA阳性检出率和药物可及性,在患者层面普及丙肝防控知识和医疗服务层面加强院内丙肝管理流程双管齐下,有助于全面提高HCV筛查率、诊断率和治疗率,早日达成丙肝消除目标。
真知灼见,讨论环节思想碰撞
讨论环节中,来自山西省疾控中心艾防科聂晓勇科长、中南大学湘雅第二医院王勇军主任、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顾大勇主任、浙江省人民医院陈秉宇主任、湖北省人民医院徐朴主任、陕西省人民医院杨江存主任、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刘春霞主任针对术前传染病核酸检测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了交流,分享了彼此的看法与思路。
术前传染病筛查对于已感染患者的早发现,早治疗,避免感染扩散有重要意义;采取有效的院内感染防控措施,也可有效防止院内的交叉感染,避免医患纠纷。我们相信,在行业专家的学术引领下,临床感染性疾病的检测策略将不断完善,医疗机构对于病毒性肝炎和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的防控能力和水平必将不断提高。
至此,本次学术会议圆满结束,希望此次会议能为广大医疗领域专家、行业同仁提供相关值得深度思考的信息,之后,病毒性肝炎与艾滋病核酸检测论坛还将继续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围绕我国病毒性肝炎与艾滋病等重大感染性疾病诊疗进展和核酸检测技术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与发展展开跨领域的学术研讨交流。邀请您持续关注!
扫描二维码观看回放
限时特惠: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内外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8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点击查看详情。
站长微信:nnxmw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