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为什么没能统一三国?#这是很多网友比较关心也多次提问过的问题。实话实说,这是一个让我第一印象感觉比较沙雕的问题,所以一直也没啥兴趣搭理。
但是一看自己的十根手指都不一样长短,又觉得人的认知层次高低不平是很正常的。孔子说:有教无类,既然被问到了这个问题,还是抽时间认真替大家解释一下这个问题吧。
刘备这样一个历史人物,其实是相当有趣的。有趣的是啥呢?他拥有了一个喜剧人生,却得到了一个悲剧结局。大家不妨去想一想,假设刘备最后真的成功光复汉室、一统天下了,他在历史上会以一个什么形象存在?几乎不需要任何犹豫,绝对是帝王榜的Top10。但他恰恰失败了,从而使得他这个人有了更多讨论的空间和评判的角度。
当下很多人,由于见识和经历、能力和格局等各方面因素的限制,不太了解社会背后的一些潜在运行规律与逻辑、精神与文化,所以根本不大可能读懂包括刘备在内的很多复杂而又丰富的历史人物的。
一群小学生,听一个大学生讲解一个高中数学问题,是不是这个大学生怎么讲,他们就怎么听、怎么信,最后凭借记忆力强行记下来,并以为自己掌握了这道题的解题密码?
现在有各种说刘备不行的论调,而且追捧者甚多。这其实是可以理解的,笑贫不笑娼,自古皆然。而且这些人大多数人还多是由来已久的穷人。
同志们,刘备没能统一三国跟刘备这个人值不值得学习、值不值尊敬,在逻辑上是两个问题,大家不要混为一谈。“想”和“能”本身就是两码事!
在全面扫除文盲的环境中,大家应该都上过学,都参加过考试吧?你是否想解答出每一道考题和你能否解答出每一道考题,是不是两回事?
事,有可为之事,有不可为之事。人,活的其实是一个概率、一种可能,而不是一个固态、一种定局。
如果把统一天下当成刘备人生的一个考题,或者当时天下人的一个共同考题,我们来复盘一下他们的解题条件、解题过程和解题结果,就大致知道了刘备为什么不能统一三国了,也就大致知道刘备的厉害和可敬之处了。
汉末天下大乱,秩序亟需重组。搅乱天下的人是谁?士族集团!提出秩序重组诉求的人是谁?士族集团!布置考场、组织考试的人是谁?士族集团!筛选考生,制定考规的人是谁?还是士族集团……讲白了,汉末的天下大考其实策划人、组织者、监考人、阅卷人都是士族集团,那就是士族集团的一场内部考试,得士族者得天下,就是这个道理。
刘备是什么出身?咱不帮他卖惨哈,所以咱不说他是庶民出身,因为他毕竟也是个家徒四壁的落魄皇族子弟嘛。但称他为寒门,不算过分吧。他原本连参加这场天下大考的资格都没有。
这玩意跟我们现在的奥赛一样,说是所有中学生都有参赛资格,但其实就是那些重点中学的内部选拔,你们明白了吗?普通中学的学生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但背后的艰辛,大家是懂的,基础、条件、培训、传统、氛围、支持等等,足以让你倒在“心里得有点逼数”这几个字上。
如果大家还不能理解,咱再举个例子,你们几个富豪同学在同学群中组织了一个AA制的聚会,规格比较高档,人均费用数万,捉襟见肘的你能参加吗?
总而言之,大家要明白,万事万物都是有门槛的。门槛之内的人是圈内人,门槛之外的人是是圈外人。圈外人要想跟圈内人搞竞争,一般都是比较困难的。
所以,大家去看汉末群雄,几乎全部的诸侯都是直接进入了创业模式,唯独刘备一直呆在求职模式。没办法,他确实要啥没啥,没地盘、没番号、没资本、没团队、没文化……就只有几个志同道合的“农民工”。
当然,这种情况下,刘备其实也可以像孙坚那样,炮轰一切去积累带血的第一桶金,最后再想方设法地用几代人的装孙子,去慢慢洗白。成功洗白了,那是幸运,没有成功洗白,那是命苦。
庆幸的是,刘备在欲望极其强烈的时候,守住了底线。君子有所有所不为,我刘备是渴望创造一番事业,但是要我因此成为一个让子孙后代都抬不起头的黑社会恶霸,我是坚决不干的。
刘备怀揣着一颗创业之心,辗转大半个中国,依附于天下过半的大老板,却始终不坠青云之志。世人皆笑其窘迫,又有几人能理解其饱经社会毒打却始终坚毅的难能可贵呢?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好了,没有经过什么社会的毒打,其实是不可能理解这背后的艰辛和可贵的。
曹操回家募资准备创业时,刘备只是一个主动靠上去帮忙的小伙计;
袁绍巧夺冀州的时候,刘备只是被安抚成了一个毫无根基的小县令,还身处匪乱的重灾区;
老同学公孙瓒雄踞幽州的时候,刘备还是一个靠同学关系应聘入职的职场新人。
直到后来,刘备才慢慢混成了平原相,好歹跻身于公孙瓒集团的一个个小小的部门经理了。但与此同时,他的那些潜在的竞争者,个个都是老板越当越大,有限的核心资源在急剧地被垄断、瓜分。地盘、人才、资源,刘备啥也捞不着了。
要啥没啥的刘备能怎么办?唯有打造好人设才能吸引点别人没顾得上的流量和资本呗。所以,总有人说刘备假仁假义,其实刘备对于广施仁义、与人为善这事是真诚的,因为那是他赖以生存的最后法宝了。
咱真不要去笑话刘备,现在有很多创业不顺的小老板,说得最多、最无奈的话是不是“咱以后不想那么多,先把人做好、把事做好、把本分做好”?人性之中,通常是自带耍小聪明、想走快速通道的属性的,但若真有其他选择,有多少人愿意心甘情愿做个唯唯诺诺的老实人?
刘备其实是既有理想抱负又有能力情怀的,人家在几乎不可能的情况下,逐渐依靠了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获得了越来越多的人发自内心的认可。刘备带着他那帮“难民”兄弟,走到哪里,人家都说他那帮人能搞事吧?这是对他业务能力的认可。刘备走到哪里都能男女老少通杀地俘获人心,连刺客都被他折服了,这是对他为人处事的认可。一辈子就差没得瑟上天的曹操自始至终高看刘备一眼,将其引为与自己等量齐观的英雄,这是对其襟抱情怀的认可。
可是,争霸天下,终究还是要靠实力说话,要具备基本条件才行。具体大家可以去参考现在的公司注册,你得有注册资金、固定营业场所、启动资金、稳定团队、产品方案等等,不然你永远只能是个摆地摊的。
公元195年,也就是刘备从184年黄巾起义踏入江湖的第十一个年头,他终于迎来了自己创业人生正式启航的机会了,徐州士族联名举荐(实际上就是要挟),让陶谦把徐州托管于他了。相当于刘备终于能像模像样地以职业经理人或者创业型正式老板的身份去闯江湖了。
但遗憾的是,任何圈子的都是排外的,行业大佬袁术就带头拒不成承认刘备的身份;任何巨大利益都是注定会被算计的,狼子野心的吕布直接背刺徐州,让刘备辛辛苦苦几十年重新回到解放前。
创业失败的刘备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流浪打工生涯。老朋友曹操虽然与之惺惺相惜,但是能容他活下去的条件便是要他放弃创业的追求,心甘情愿地给他当一名打工人。其他如袁绍、刘表更是直接赤裸裸地利用,还是自带防范的利用。
岁月蹉跎,转眼又是十来年过去了,刘备终于在207年遇到了自己的战略策划师孔明。孔明帮他打通了任督二脉,从思想和精神层面实现了一次质的跃升,使得他把之前20多年颠沛流离的经历和经验开始融会贯通,汇聚成了“独立自主”四个字。
很多人觉得“独立自主”这个四个字是可以张口就来的,这绝对是错误的、肤浅的。看看我们今天的职场,有多少人一辈子实现不了这样的自我觉醒?因为大多数人的等、靠、迁就、依赖意识是非常严重的,他们根本没有勇气去改变、去迈出第一步,谁都想活在自己的舒适圈里,久而久之就变成了可被人利用的奴性。
在刘备终于明确自己要排除万难搞自主创业时,我们再来清点一下当时的势力格局:北方的幽、并、青、冀、徐、兖、豫、司隶、雍州基本上都属于曹操一个人的了;中部的荆州现在还拽在刘表手里,但暮气沉沉了;东南的扬州在孙权手里,那已经成为了孙家的固定山头了;西南的益州还在刘璋手里,但是经营状况也不大好;至于交州那样的边角料,则没啥战略价值……刘备还是一无所有。
这里不得不说一下丞相的《隆中对》,现在有些人不知天高地厚的人开口闭口说《隆中对》这不行、那不行,那好,牌面已经帮大家摆出来了,大家比诸葛亮更厉害,就帮刘备来个战略规划呗,看看除了益州和荆州这两块地方是刘备唯一的机会外,还有啥更优解?
208年,曹操大军南下,荆州闻风而降。按照原来的剧本,刘备的生存空间进一步被压缩,最后就是被活活挤压致死。
但金麟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刘备说自己得到诸葛亮是如鱼得水,这话真一点都没错。一无所有、走投无路的他绝地反击,联合东吴打赢了赤壁之战,南下取回荆南四郡、战略融资借来了荆州、西进夺得了益州,并在晚年与二弟关羽前后爆发,汉中之战让曹操败北,襄樊之战让曹操意欲迁都。
可是,刘备一生的事业顶峰却注定只能是如此的绚烂而又短暂,他做不了历史的恒星,只能做一颗准瞬即逝的流星。随着江东鼠辈背刺荆州,关羽败走麦城,荆州全面失守,刘备包括后来蜀汉集团的王图霸业其实已经宣告破产了。
弱者永远更依赖机会主义,但却更不允许沉溺机会主义。是不是觉得有点绕口令的味道?有过丰富的干架经验的朋友应该知道,如果你本身实力是干不过对方的,那就决定了你只有在某种特定环境下才能干过对方,比如你喝醉了,情绪崩溃了,不要命了且一下把对方吓懵了,这种情况下你是可能干过对方的。但是这种机会是可遇不可求的,比如你喝醉了不要命,对方同样也喝醉了不要命了,你还是干不过对方。比如之前用过这招了,人家过了那个心理关了,照样往死里打,你依然干不过对方……总而言之,弱者干翻强者,得弱者在那个劲头上且强者恰恰不在那个劲头上的瞬间才有机会。
纵观蜀汉集团的最终失败,其实襄樊之战才是最致命的,夷陵之战倒是其次。
战略上,老二和老三同心协力揍老大的战略格局是不可能完好如初了。人性这玩意,记仇是天性。所以大家不要去谈什么忽略伤害、忘记仇恨之类扯淡的话,所谓的放下仇恨在本质上都是利益妥协,而不是真正的情感割舍。刘备当时并没有找孙权报仇吧?两年后不照样可以找孙权报仇?东吴是不是又间接弄死了刘备,蜀汉是不是照样可以和东吴和解?但要说蜀汉和东吴回到当初的模样和状态,那都是不可能了。镜子一旦出现裂缝,裂缝就是无法消除,破镜重圆的故事很美,但不真实。
战术上,失去了荆州这样一个战术发起点和资源供应地,蜀汉的可选战术已经被限制得死死的了,就是出汉中北伐关陇这一条路了。那是一条难于上青天的战术之路,但是你蜀汉没得选,你只有这一条路。用最难的方法去解最难题,还建立在自身状态最为虚弱的基础上,这实际上已经是一个无解之题了。襄樊之战,蜀汉可怜到战术支持和战术配套都是穷到骨子里了,你蜀汉就得用能抗一百斤的身子去扛起一千斤的石头,你要么放弃要么去自不量力。
也正因为如此,刘备去世后,孤身辅汉的诸葛亮才会显得那么伟大、那么感人,因为他差一点点就把几千年来人们认知中的不可能变成可能了,他几乎就凭一己之力颠覆了世人的认知。通俗点讲,他离开天辟地就差了那么一丁点。具体来说,就好比诸葛亮在那个时代差点就发明了飞机、火车、电脑等等。
讲了这么多,大家明白了刘备为什么没能统一三国了吗?因为这道考题本身就是一个难度极高的题,再结合刘备的基础和条件,根本就是一道无解的题。
朋友们,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之中,一定会听到“虚无主义”这个词,但大家知道我们很多人都正在自我陷入或者被误导进入虚无主义吗?啥是虚无主义?就是要求你到各种虚拟、不齐全的条件下去解题呗。
如果我跑到大街上,逮到一个人就问“你怎么没成为全国首富”、“你要怎么做才能成为全国首富”之类的问题,大家会怎么看待我?多少会觉得我有点不正常吧!那么,反过来,大家罔顾刘备的基础条件问其为何没能统一三国呢?
人之一生,其实是相当渺茫的,几乎每一个人都是生活在一个无形的樊笼之中的,也就是说,大家都是活在一个有限空间里。能珍惜的人、能做成的事,都是极为有限的,没有任何人和事物会是万能的。所以,我们不要在一件大事之中过于放大个人的能力和影响。
咱举个例子,大家都做个数学题吧,可能某道数学题需要4个或者5个已知条件才能够解答得出,但是我就让你知道一个或者两个,然后要你去解答,你解答得出来吗?这跟你的能力有很大关系吗?
只有脚踏实地地在社会生活之中沉淀过的人,才能真正读懂刘备那样的人。因为往往只有类似的经历和见识才能让你重新审视自己的理解逻辑,否则,只会关注那虚无缥缈的成败本身。
刘备其实像极了我们现在的很多普通创业者。有一些想法,有一定能力,有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然后呢?行业的核心赛道自己进不去,既有的市场份额自己撬不动,专业的高级人才自己请不到,清晰的战略规划自己弄不明,启动和运转资金自己筹不拢。品牌包装、产品策划、市场投放、战术突破、队伍构建、体系运行、文化管理、资本运作等等更是两眼一抹黑,你怎么跟那些抢占先机且有背景、有技术、有资本、有团队的成熟企业竞争呢?
我记得我曾经跟我儿子吹牛逼,说自己小时候学习很厉害。结果被他一句话呛得很无语,他说你那么厉害怎么没考上清华北大?其实他问的,跟本文的“刘备为什么没能统一三国”是一样的逻辑,都是摒弃先决条件单独讨论结果呗。
我经常劝说大家要多学习刘备,其实根本原因就是在于刘备依靠有限的条件却交出了顶级的答卷。且不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之类的气运问题,就单说白手起家,古往今来,有几人能创造出刘备这么大的功业?关键是,人家的功业是清白的,而不是肮脏的。
末了,总结一下刘备无法一统天下的原因吧。其实说来也很简单,这事对他来说难度太大,他的基础太差、起步太晚、实力太弱,纯粹是在逆天而行,能做到三分天下,已经是极限了。
最后也送一点建议给亲爱的读者们,大家读历史一定要结合自身的经历和环境去读,不要虚无地跟着那些节奏大师、成功大师瞎自嗨、瞎幻想。生活是具体的,历史是具体的,那些狗屁成功大师一天天说刘备这里失误、那里无脑,其实就是在忽悠大家的。这些人的本质目的其实就只有一个:他们希望看到更多他们想看到的人,这样才有更多人愿意相信他们想说的话。
把自己幻想成一个虚无的成功者,然后指望自己说啥都对,这就是成功学的根本秘密。涉世未深的孩子们,你们真的要当心、慎重!假如你们真的都相信了刘备啥都不是,曹操牛逼得不行,你们是会去学曹操还是会去学刘备?如果大家真的都去学曹操了,后面的事情大家就自己去推演吧!
限时特惠: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内外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8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点击查看详情。
站长微信:nnxmw123